露营环保贴士

露营环保贴士
(1) 事前策划及准备
露营前,事先搜集相关资讯及充实自己的户外知识与技能,以减少准备不足所造成的危险及丰富户外体验。
事前露营计划
- 依据自己、家人和同伴的体能状况、登山技巧与经验,选择合适的露营地点与行程。
- 留意郊野公园露营法例、地点、水源、洗手间、生火及其他设施等,以做好充足的准备。
- 留意《郊野公园露营人士指引》
- 留意最新天气和交通资讯。
衣物及装备的考量
- 选择舒适、安全、耐用、环保的装备及容易排汗的衣物。
- 预防露营地区多雨、多变的天气状况。事先准备防水、防晒及防蚊等用品,以及保暖衣物和个人药物包。
- 选择较轻巧舒适的登山鞋;厚重的靴子或深刻纹的鞋底,容易使土壤紧实并破坏路径。
- 携带地图、手提电话及充足的电池。
- 出发前将行程资料告知不随同出发的家人或朋友。
- 携带头灯、手电筒等照明工具及充足的电池,以提供夜间照明。
- 认真规划过夜地点及所需装备,如营幕、营钉、营绳、地垫、睡袋、露营用的煮食用具及餐具(包括盛载食物用的器皿、筷子及水樽等)。
食物的准备
- 依照个人体型及活动量准备可提供足够营养的份量。勿携带过量,够吃就好。
- 确保所携食物及饮用水的卫生及食用方便性。预先去除不必要的包装,将食物分装到可重复使用的保鲜袋或盒内,避免携带金属罐及玻璃瓶。适当的分装,除可节省背包有限的空间,也可减轻负重,同时降低带入露营地区的垃圾量。
- 预先想好处理厨余、果皮及垃圾的方法,避免气味吸引野生动物。
(2) 在耐久的地面行走及露营
践踏会破坏植被的生长,造成土壤侵蚀与地表的流失,因此只可在已规划的郊野公园指定露营地点扎营。
- 集中并尽量缩小营幕、煮食区等活动范围,避免造成营区以外新的土壤裸露。
- 将睡觉地点与煮食区分开,以避免野生动物的滋扰或攻击。
- 不要影响或伤害营地周围的树木。折断树枝、钉钉子、缠绕铁丝、刻字等行为,除了会留下痕迹外,也使树木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入。
(3) 妥善处理废物
携带适量的装备与食物,带走所有携到野外的垃圾。
带走携入的物品
- 保持露营场地清洁,切勿乱抛垃圾及污染水源。
- 减少产生垃圾、重用或回收有用的物资。
- 以手巾代替纸巾。
- 自备餐具,避免使用即弃用品。
- 自备水樽,减少饮用即弃樽装水。
- 如营地设有厨余收集箱,离营前应把厨余(果皮、面条、蛋壳、贝类等有机垃圾)妥善弃置在内。
- 不可用「火」处理垃圾。
- 不要掩埋垃圾,垃圾有机会被野生动物翻出,或在风吹雨淋后外露。
- 垃圾影响野生动物,应自备胶袋,「自己垃圾 自己带走」。
清洁、沐浴及排遗的处理方式
- 珍惜资源,不要过度用水及卫生纸。
- 排遗处理不当会导致水源污染、疾病传播及造成不良的观感。留意营地内收集污水的设施,亦可自备胶樽将污水带走。
(4) 保持环境原有风貌
- 不任意改变环境中的自然与人文风貌。
- 不采摘野花,也不从自然环境取走任何物件。
- 不把外来物种如花草、水生植物等带到自然环境中。
- 不遗弃或放养任何生物至自然环境中。
- 让背包、营账、靴及鞋底保持干净。纵使是泥巴或土壤,或许也会夹带种子、孢子或动植物。
(5) 减低用火对环境的影响
用火时的疏忽往往对自然区域造成不少危害。我们鼓励以高效能的器具煮食及照明,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。
- 使用郊野公园露营地点内的烧烤炉,勿在地上生火。
- 除煮食用所需燃料外,不携带易燃物品进营地。
- 不生火作照明;尽可能以电筒代替。
- 小心看管小孩,勿让小孩自行生火或在煮食期间胡乱奔跑。
- 不在营地范围内吸烟。
(6) 尊重野生动物
自然环境是各种生物的家。在郊外时应尊重并尽量不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惯(不喂食、不破坏、不侵犯),让牠们可在山林里继续繁衍、茁壮。
(7) 为其他游人设想
与他人分享山林环境,尊重他人独处所需的宁静,审慎思考自己的行为会否影响环境和他人。
- 晚上避免使用太光亮的灯和其他干扰设备;听收音机或玩电子游戏时应用耳机。
- 降低音量,避免太嘈吵的户外活动,尤其在夜晚。